文法教学部教师参加黄河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


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,“黄河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”在济南西城泉盈酒店隆重召开。本次研讨会聚焦黄河文化传承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,设置主论坛及三大分论坛,汇聚全省乃至全国从事黄河文化教育、研究的专家学者与院校代表,共探黄河文化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。山东开放大学文法教学部刘媛媛、任静两位老师受邀参会,代表学校深度参与会议交流。

 

本次研讨会首先召开了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,选举产生了“山东黄河文化人传承发展研究会”第一届主席、理事长、监事长、理事等人员,并通过了会议章程和会费标准。

在接下来的研讨中,主论坛紧扣核心主题,邀请多位权威专家作主旨报告,为参会者带来高水平学术分享。除主论坛外,研讨会还设置“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”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大思政课建设”“数智技术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”三大分论坛,覆盖黄河文化起源研究、教育融合、技术赋能等多元维度,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的研讨格局。

会议期间,刘媛媛、任静两位老师全程参与主论坛报告聆听与分论坛议题交流,重点关注“黄河文化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“黄河文化与大思政课建设”等与教育教学紧密相关的议题。结合山东开放大学“开放教育、服务终身学习”的办学定位,两位老师围绕 “黄河文化如何通过开放教育体系实现知识普及”“如何将黄河文化元素融入成人教育思政课程”等问题,与来自山东大学、山东师范大学、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等院校的代表展开深入探讨,分享了山东开放大学在文化育人领域的实践经验,同时也汲取了兄弟院校的先进理念与研究成果。

作为“山东省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会”新当选的理事,两位老师表示,此次参会不仅深化了对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认知,更明确了将黄河文化融入开放教育教学、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向。未来,她们将把会议所学转化为教学与研究成果,推动黄河文化元素进课堂、进教材,丰富学校思政教育内容体系,为学校服务山东省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、传承黄河文脉贡献力量。

(撰稿:刘媛媛  初审:赵伟强  终审:李伟)

责任编辑:文法学院
分享:
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此页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